Page 129 - 青羊年鉴2008
P. 129
青羊年鉴 2008 ◆ 政 治 ◆
羊区产业人才服务基地”,与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53家 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聘请辖区单位代
企业建立联系走访制度,提供人才“保姆式”服务;在 表、社区居民、外来流动人员等作为“社区特约议事
涉农街道建立2个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基地,较好促进人 代表”,大力开展“1+1+1”区级机关党支部与社区党组
才“产销衔接”。大力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申 织、贫困党员、特困对象“结对共建”活动,初步构建
报并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指 以社区为主的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
导团区委、区司法局挂牌成立“心晴工作室”,在全省
率先引入非营利民间社团组织开展专业化的社工服务; 【党员队伍建设】 着眼于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
积极参与全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招募工作,招聘引 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继续加强“一中心两基金”
进5名专业社工;加强社工人才专项培训,培训专职社工 建设,利用创业基金,建立创业指导室,储备有134个
580人次;指导有关部门建立街道社区志愿者工作服务站 创业项目,为37名有创业意愿的党员提供无息借款7.5万
14个,招募志愿者958名,分类组建志愿者服务队23支。 元、支付贷款贴息8.53万元,其中“粉尘净化设备”专利
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社区专职社工、民间社团组织的 项目、激光彩排印刷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已初见成效;着
专业社工以及志愿者(义工)为主体的三支专职化、专 眼于搭建党员实践先进性的工作平台,增强党的社会影
业化和志愿化的社工人才队伍。 响力,开展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和谐使者行动”,
公开招募1700余名党员志愿者,组建160余支党员服务
【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两新”组织,积极推行“跨区 队,与机关工委联合成立“社会互助网”,由专家志愿
域、跨体制、跨行业、跨群体”党组织组建模式,扩大 者提供法律、心理和健康咨询,建立25个党员志愿者特
在特色街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经济商圈、行业协 色工作室,面向党员群众开展专业化特色服务,特别是
会、专业组织以及外来人口聚集地等重点区域的组织覆 “客厅工坊”丝网花项目,作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与失
盖;对于党员流动性大,人员分散,一个单位党员不足3 地农民结合的重要成果,已有效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
人,无法组建基层党支部的,建立投资主体,建设单位 加大在“两新”组织,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外来
和社区党组织“三位一体”的流动联合党支部;深入开 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全年发展党员284名,其
展“双培双推”和“双争双创”活动,由党费“买单” 中,发展“两新”组织党员67名,企业业主党员3名,中
首批选送12名企业优秀党员人才参加西南财经大学CEO 高级管理人才党员25名,外来务工人员党员14名,填补了
精品班培训;在特殊群体中加强党的工作覆盖和凝聚力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空白点。
覆盖,成立全省首个“流动党校”和全市首个“中学生
党校”,使党的工作及时延伸到人才最聚集、生产力最 【公推直选试点】 上半年四川省委,确定青羊区为成都
活跃、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全年,全区新组建“两 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公推直选”试点区。全区社区换届
新”党组织73家,同比增长161%,率先在全市实现规模 选举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通过“一户一票”和
以上非公企业建党工作全覆盖。 “四荐”选举的办法,让社区干部更具群众基础。选举
着眼于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探索建立政策、 展开后,全区74个社区,全面推行“一户一票”和“四
人才、经费、阵地等运行保障机制,加强社区专职工作 荐”选举方式广泛聚集驻区单位党组织代表任社区党组
者职业化建设,开展参与式培训和学分制管理,实行 织“兼职委员”,大量吸收外来农民工党员进入社区党
“一年一考一评一聘”,通过为社区专职工作者购买社 组织班子。通通过换届选举,396名优秀党员进入社区党
保、提高薪酬待遇等解决其后顾之忧,并重点打造同 组织班子,16名工作成绩突出党员群众信任的书记高票
德、康庄、培风、八宝、玉沙等20个党建示范社区; 当选和连任,2名工作推动不力的社区党组织书记落选;
着眼于发挥社区建设主体作用,探索建立社区共建共享 165名“单位人”党员当选为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其中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