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青羊年鉴2008
P. 45
青羊年鉴 2008 ◆ 特 载 ◆
(一)切实保障“两共享”。 农村社区享有城市一样的文化环境;以农民集中居住区
坚持“为民办事无大错”,积极创造条件,让城乡 为重点,创新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各类文化、体
居民共享同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积极推进公 育活动方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让农村居民享有
共财政向民生倾斜。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 城市一样的文体生活;推进传统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型,
共财政支出向涉农地区倾斜力度,扩大财政对公共服务 大力辐射市民文化,培育契约文化,激活家园文化,推
的支出范围,建立民生支出与财政支出同步增长机制, 广创业文化,让城乡居民同具文明高尚的文化素养。
不断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二是积极推进公共设施 (三)积极推动“四并轨”。
向农村覆盖。加快城乡一体的水电路气视讯等基础设施 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医保、救助、养
网络建设,推进公共配套设施与农民集中居住区同步规 老等社会保障体制,努力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
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加快解决“城乡结合部顽 生活保障”目标。一是推进城乡就业并轨。进一步完善
症”,积极创建统筹城乡综合交通样板区。三是积极推 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规范的就业市场,健全城乡一体
进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按照方便市民、尊重市民、服 的就业平台,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技能培训与就业
务市民的原则,加快城乡管理同质化的软硬件建设,切 岗位有机对接机制,探索“4050”人员灵活就业新模
实改善城乡居民居家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六站一室” 式。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
等公共配套的作用,探索农村新型社区物管持续健康运 基金的撬动作用。巩固并提升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成果,
营机制,提高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 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二是推进城乡医保并轨。进
(二)深度推进“三均衡”。 一步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新农合”报
主动对标国际化、现代化,进一步加强教育、卫 销比例和封顶线。引导更多农民自愿参加城镇基本医疗
生、文化的对外交流,突出抓好软件提升,高标准、高 保险。三是推进城乡救助并轨。大力推进城乡救助综合
配套改革试点区建设,按照分类施助的原则,切实加强
质量推进教育、卫生、文化均衡发展。一是深度推进教
就医、就学、就业等救助,不断提高低保标准,逐步消
育均衡发展。实施城内名校西移工程,实施涉农学校提
除绝对贫困。四是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结合土地流
档升级行动,深化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优质教
转,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覆盖农村居民
育资源在城乡学校间常态流动。树立素质教育“产品评
新机制。同时,按照“低门槛、可转移、广覆盖”的原
价”导向,深化“减负提质”行动。完善初高中毕业生
则,不断扩大农民工综合保险覆盖面。
未升学者免费提供职业教育制度,着力构建市民终身教
育体系,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二是深度推进卫生 五、充分激发群众主体作用,夯实试验区建设的群
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十五分钟健康圈”,新建1个社 众基础
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力发展特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以
色中医,积极推进优秀全科医生进社区、家庭医生进家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抓手,正
门。加强公共卫生综合平台建设,全面落实城乡医务人 确处理好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的关系,更加注重调动群
才发展规划,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探索绩效考核与收 众在推进城乡统筹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让城乡一
支两条线有机衔接机制,进一步降低就医成本。三是深 体化的受益者成为一体化的推动者,着力构建适应试验
度推进文化均衡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 区建设的新型城乡管理形态。
穿于思想道德建设始终,围绕创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 (一)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转变
和城乡统筹公共文化建设试验区,深入实施“文明融合 政府职能。
·文化带动”工程,全面加强区、街、社区三级文化基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目标,围绕转变职能、理顺关
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新型社区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让 系、提高效能,不断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
·21·